2011年8月10日星期三

云南:裕固族的茶俗

    聚居于云南的裕固族同胞,凡家中來客時,即獻上酥油茶為來客洗塵。且必先敬茶后敬酒,再吃飯。向客人敬茶時,先由男主人敬,再由女主人敬,并家中所有人按長幼次序輪流為客人敬茶。每次敬茶都必須為雙杯,如客人不知當地習俗,只肯喝一杯,主人即會說:“好事成雙,您是用雙腳進來的,而不是單腳進來的。喝了雙杯,才能萬事如意。”
  “甩頭茶”
  裕固族人傳統的飲食方式是一日三餐,其中兩餐為茶。能夠以茶當飯的便是這頗具特色的“甩頭茶”。
  “甩頭茶”又稱炒面茶、酥油奶茶,是裕固族特有的一種茶,盛行于甘肅肅南裕固族地區。因喝茶時須用嘴吹,還得左右擺頭而得名。甩頭茶與藏族的奶茶不一樣,做法是:先把茯茶或磚茶搗碎,放進盛涼水的鍋里,根據需要輸送帶加放些草果、姜片等。待茶熬釅后,再調入食鹽和鮮奶,并用勺子反復攪動;在碗里放入炒面、酥油、曲拉(奶渣)和奶酪皮,把煮沸的奶茶倒入碗中即成。茶中的鹽和炒面必不可少。
  喝這種茶只用單根筷子,酥油浮在奶茶上面,既可保溫又能調味,下口時必須左右擺頭反復吹開酥油才能喝,否則不是燙壞嘴唇,就是一口把酥油吞下去。熱情好客的裕固族按本民族待客的習俗,往往首先用甩頭茶為客人接風洗塵。客人喝甩頭茶時,須吃凈碗底的曲拉,方表示已經喝夠,否則,主人便會不停地給客人添茶。

布依族茶風茶俗

    布依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的歷史較為悠久。享有“水稻民族”之稱。下面,小編將為大家介紹布依族的茶俗及茶趣,以悅讀者。
  布依族茶俗
  一、布依族生活必備--茶
  在布依族家中,男女老少天天都要飲茶。茶是他們生活中最為普遍和必不可少的基本飲料。塘上的茶壺,終日熱氣騰騰。他們相互往來,相互敬茶,品評茶味,說古論今,無拘無束,享受著天倫之樂。茶,則是他們之間聯絡、交往的紐帶。
  飲茶,以茶水待客,是布依族人的習俗。一有客人來到布依族人的家中,主人往往先遞上煙,然后敬茶。布依人用的茶葉都是自采自制,他們有時也上山去采和茶葉一樣能泡開水飲用的其他植物,然后和茶葉一起進行加工,再加入一種名叫金銀花的中草藥,制成混合茶葉。這種混合茶葉的味道特殊,芬芳醇美,還具有清熱提神的作用,泡出來的茶水是很好的飲料。
  二、買不到的茶葉--姑娘茶
  布依人制作的茶葉中,有一種茶葉很有特色,相當名貴,而且味道別具一格,這就是“姑娘茶”。
  姑娘茶是布依族未出嫁的姑娘精心制作的茶葉,每當清明節前,她們就上茶山去采茶樹枝上剛冒出來的嫩尖葉,采回來的通過熱輸送帶炒,使之保持一定的溫度后,就把一片一片的茶葉疊整成圓錐體,然后拿出去曬干,再經過一定的技術處理后,就制成一卷一卷圓錐體的“姑娘茶”了。
  這種圓錐形的“姑娘茶”,每卷約50-100克重,形狀整齊優美,質量也格外優良,是布依地區茶葉中的精品。平時,布依人家制好了這種茶葉都不拿出來出售,而只是作為禮品贈送給親朋好友,或在談戀愛或訂親時,由姑娘家作為信物而贈送給情人,其中的意味就是用純真精致的名茶來象征姑娘的貞操和純潔的愛情。
  在布依族家中,男女老少天天都要飲茶。這是他們生活中最為普遍和必不可少的飲料了。
  塘上的茶壺,終日熱氣騰騰。他們相互往來,相互敬茶,品評茶味,說古論今,無拘無束,享受著天倫之樂。茶,則是他們之間聯絡和交往的紐帶。
  布依族茶俗是布依族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形成的風俗,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此外,布依族獨特的自然風光如著名的黃果樹瀑布、貴陽花溪、安順“龍宮”溶洞、盤江鐵索橋等也吸引了人們的眼光,令人神往。

中國的茶祭風俗

    在我國五彩繽紛的民間習俗中,"茶"與喪祭的關系也是十分密切的。"無茶不在喪"的觀念,在中華祭祀禮儀中根深蒂固。
  祭祀用茶早在南北朝時梁朝蕭子顯撰寫的《南齊書》中就有記載:齊武帝蕭頤永明十一年在遺詔中稱:"我靈上慎勿以牲為祭,唯設餅果、茶飲、干飯、酒脯而已。"
  以茶為祭,可祭天、地、神、佛,也可祭鬼魂,這就與喪葬習俗發生了密切的聯系。上到皇宮貴族,下至庶民百姓,在祭祀中都離不開清香芬芳的茶葉。茶葉不是達官貴人才能獨享,用茶葉祭掃也不是皇室的專利。無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都在較大程度上保留著以茶祭祀祖宗神靈,用茶陪喪的古老風俗。
  用茶作祭,一般有三種方式:以茶水為祭,放干茶為祭,只將茶壺、茶盅象征茶葉為祭。
  在我國清代,宮廷祭祀祖陵時必用茶葉。據載同治十年(1871年)冬至大祭時即有"松羅茶葉十三兩"記載。在光緒五年(1879年)歲暮大祭的祭品中也有"松羅茶葉二斤"的記述。而在我國民間則歷來流傳以"三茶六酒"(三杯茶、六杯酒)和"清茶四果"作為喪葬中祭品的習俗。如在我國廣東、江西一帶,清明祭祖掃墓時,就有將一包茶葉與其它祭品一起擺放于墳前,或在墳前斟上三杯茶水,祭祀先人的習俗。茶葉還作為隨葬品。從長沙馬王堆西漢古墓的發掘中已經知道,我國早在2100多年前已將茶葉作為隨葬物品。因古人認為茶葉有"潔凈、干燥"作用,茶葉隨葬有利于墓穴吸收異味、有利于遺體保存。
  歷古以來,我國都有在死者手中放置一包茶葉的習俗。像安徽壽縣地區,人們認為人死后必經"孟婆亭"飲"迷魂湯",故成殮時,輸送帶須用茶葉一包,并拌以土灰置于死者手中,這樣死者的靈魂過孟婆亭時即可以不飲迷魂湯了。而浙江地區為讓死者不飲迷魂湯(又稱"孟婆湯"),則于死者臨終前除日銜銀錠外,要先用甘露葉作成一菱形狀的附葬品(模擬"水紅菱"),再在死者手中置茶葉一包。認為死者有此兩物,死后如口渴,有甘露、紅菱,即可不飲迷魂湯。原來在封建迷信中,人死后要被陰間鬼役驅至"孟婆亭"灌飲迷魂湯,目的是為了讓死者忘卻人間舊事,甚而要將死者導人迷津備受欺凌或服苦役,而飲茶后則可以讓"死者清醒",保持理智而不受鬼役蒙騙。故茶葉成為重要的隨葬品。
  茶在我國的喪葬習俗中,還成為重要的"信物"。在我國湖南地區,舊時盛行棺木葬時,死者的枕頭要用茶葉作為填充料,稱為"茶葉枕頭"。茶葉枕頭的枕套用白布制作,呈三角形狀,內部用茶葉灌滿填充(大多用粗茶葉)。死者枕茶葉枕頭的寓意,一是死者至陰曹地府要喝茶時,可隨時"取出泡茶";一是茶葉放置棺木內,可消除異味。在我國江蘇的有些地區,則在死者人殮時,先在棺材底撒上一層茶葉、米粒。至出殯蓋棺時再撒上一層茶葉、米粒,其用意主要是起干燥、除味作用,有利于遺體的保存。
  喪葬時用茶葉,大多是為死者而備,但我國福建福安地區卻有為活人而備茶葉,懸掛"龍籽袋"的習俗。舊時福安地區,凡家中有人亡故,都得清風水先生看風水,選擇"寶地"后再挖穴埋葬。在棺木入穴前,由風水先生在地穴里鋪上地毯,口中則念念有詞。這時香火繞繚,鞭炮聲起,風水先生就將一把把茶葉、豆子、谷子、芝麻及竹釘、錢幣等撒在穴中的地毯上,再由亡者家屬將撒在地毯上的東西收集起來,用布袋裝好,封好口,懸掛在家中樓梁式木倉內長久保存,名為"龍籽袋"。龍籽袋據說象征死者留給家屬的"財富"。其寓意是,茶葉歷來是吉祥之物,能"驅妖除魔",并保佑死者的子孫"消災祛病"、"人丁興旺",豆和谷子等則象征后代"五谷豐登"、"六畜興旺";錢幣等則示后代子孫享有"金銀錢物"、"財源茂盛"、"吃穿不愁"。

飄香四溢的普米族酥油茶

    人們說,沒有喝過酥油茶,就算沒有到過西藏高原。初喝酥油茶,第一口異味難耐,第二口淳香流芳,第三口永世不忘。千百年來,在與嚴酷的自然條件作斗爭時,藏族人民創造了酥油茶文化。
  酥油茶是將磚茶用水煮好,加入酥油(牦牛的黃油),放到一個細長的木桶中,用一根攪棒用力攪打,使其成為乳濁液。另一種方式是將酥油和茶放到一個皮袋中,扎緊袋口,用木棒用力敲打。所以配置酥油茶叫“打”酥油茶。是女主人招待客人的一項非常費力的工作,現在也可以用電動攪拌機配置。
  由于磚茶含鞣酸多,刺激腸胃蠕動加快消輸送帶化,單喝極易饑餓,必須加酥油或牛奶,蒙古人一般喝奶茶,西藏牦牛產奶量不大,普遍用酥油茶招待客人。酥油茶具有極高的熱量,淳香可口,喝上一口,精神頓爽。
  人們說,沒有喝過酥油茶,就算沒有到過西藏高原。初喝酥油茶,第一口異味難耐,第二口淳香流芳,第三口永世不忘。千百年來,在與嚴酷的自然條件作斗爭時,藏族人民創造了酥油茶文化。圍繞茶文化,還有茶會,貫穿于交友、節慶、離別、愛情等聚會中。酥油茶的喝法,德欽藏族喜歡加奶渣,中甸、維西藏族則追求純正。
  在西藏,在每個藏胞家庭,隨時隨地都可以見到酥油。酥油是每個藏族人每日不可缺少的食品。
  酥油是從牛、羊奶中提煉出來的。以前,牧民提煉酥油的方法比較特殊。先將奶汁加熱,然后倒入一種叫做“雪董”的大木桶里(高4尺、直徑l尺左右),用力上下抽打,來回數百次,攪得油水分離,上面浮起一層鮮黃色的脂肪質,把它舀起來,灌進皮口袋,冷卻了便成酥油。現在,許多地方逐漸使用奶油分離機提煉酥油。一般來說,一頭母牛每天可產四五斤奶,每百斤奶可提取五六斤酥油。
  酥油有多種吃法,主要是打酥油茶喝l也可放在糌粑里調和著吃。逢年過節炸果子,也用酥油。 藏族群眾平日喜歡喝酥油條。制作酥油茶時。先將茶葉或磚茶用水久熬成濃什,再把茶水倒入“董莫”(酥油茶桶),再放入酥油和食鹽,用力將“甲洛”上下來回抽幾十下,攪得油茶交融,然后倒進鍋里加熱,便成了噴香可口的酥油茶了。

安徽臨渙特色飲茶習俗

    據《通志載記》記載,臨渙人的飲茶習俗始于明代,迄今已有六百余年的歷史。臨渙集現有十余家茶館,茶座三百余張,茶壺六百多把,早晨五點開張,晚十點后熄爐。臨渙城下名泉多,茶館用水先是用回龍泉水,因澮水污染,現改用古城腳下的龍須泉水。茶葉皆為六安茶棒。茶水入杯,初飲潤輸送帶嗓壓渴,常飲延年益壽。 臨渙茶館在解放前還是調解群眾糾紛、評議是非的場所。“走,到茶館評理去”這是群眾因房產地邊、婚、喪、嫁、娶、經濟交往等等事件發生口角或打斗后必講的一句話。到茶館評理的雙方進入茶館后不再打鬧、罵人,不要寫申訴,這里沒有衙門的恐嚇,可以無拘無束地陳述事件經過和自己的理由。

我國少數民族的茶文化

    壯族“甜茶”
  這是壯族人民的傳統飲品,有很多講究的茶禮。壯族男青年第一次到姑娘家相親時,姑娘就給他敬一杯茶。如果茶中放有糖,就表明料架姑娘同意了;如果沒放糖,則表示不同意。這種表達方式,既特別又含蓄。
  佤族“苦茶”
  其做法是在大砂罐中一次放500克茶葉,一直煮到罐中剩下三五口茶水為止。然后等茶涼到一定溫度,一口氣喝下。茶水苦澀難忍,但喝后頓覺清涼爽口,回味無窮。
  苗族“花茶”
  苗族同胞用冬瓜片、橙子皮切活動櫃成小薄片,在上面刻出各種圖案,再同桂花、白糖一起制成待客的“花茶”。為表達對貴客的敬意,茶杯里常有“吉祥”、“祝福”之類的花茶片。花茶還是苗家青年戀愛中的傳情物。小伙子來到姑娘家求婚,如果姑娘敬給小伙子的花茶里,有兩片“并蒂荷花”和兩片“喜鵲對鳴”,表示姑娘同意;如果茶杯中只有三片花茶,則表示不同意。
  回族“八寶茶”
  回族同胞常用此茶招待臨門的貴賓。這種茶摻有杏干、桂圓、荔枝、葡萄干等,喝起來香甜可口,有滋陰潤肺,清咽利喉之奇效。
  東鄉族“蓋碗黃茶”
  東鄉族同胞用“蓋碗黃茶”待客。其做法是用銅壺(或瓦壺)將茶煮沸后,在蓋碗里放一小塊糖和一點具有松香味的黃茶,在客人吃飯或坐在炕上談天時,即獻上蓋碗黃茶。
  白族“烤茶”
  云南大理白族人常以“烤茶”招待貴賓。有賓朋來訪時,主人就把從山上采回的鮮茶放在砂罐里,邊烤邊搖,待茶葉發出清香并泛黃時,便用沸水沖入砂罐里,再稍煮片刻。茶煮成后便倒入瓷盅,雙手舉蠱,敬給客人。
  彝族“腌茶”
  這是云南山區的部分彝族同胞喜愛的一種茶。做法是將采下的鮮茶放入灰泥缸中,邊放邊壓,直到壓滿,最后用重蓋子壓緊,數月后,即成了味道獨特的“腌茶”。
  蒙古族“奶茶”
  蒙古族每天離不開茶,除飲紅茶外,幾乎都有飲奶茶的習慣。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凈水,燒開后,沖入放有茶末的凈壺或鍋,慢火煮2-3分鐘,再將鮮奶和鹽兌入,燒開即可。蒙古族的移動櫃奶茶有時還要加黃油、奶皮子、炒米等,其味道芳香可口,是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的滋補飲料。他們甚至認為,三天不吃飯菜可以,但一天不飲奶茶不行。蒙古族還喜歡將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實、葉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風味各異,有的還能防病治病。
  藏族“酥油茶”
  其做法是把茶磚切開搗碎,加適量的水煮沸后濾出茶渣,調入食用酥油,茶汁和酥油就混合成乳白色的“酥油茶”。每有賓客來訪,全家人在帳篷外恭候,待客人進帳坐定后,女主人即用雙手緩緩捧上酥油茶敬給來賓,使客人有賓至如歸之感。

閩南人春節喜歡喝什么茶

    據了解,廈門、泉州、漳州一帶的茶店為春節儲備的茶以傳統型的鐵觀音居多,因為消費者茶杯里茶的湯色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從淺轉深,從淡轉濃,從綠豆色轉金**,口感也越來越醇厚,傳統型的鐵觀音的回歸,精移動櫃制茶的熱銷已經成為閩南茶市的新亮點。
  傳統茶的鐵觀音尤其是精制茶、陳茶的受寵,有媒體認為是安溪對抗普洱茶“入侵”的舉措。普洱茶舉全省之力,以“陳為貴”為賣點迅速擴張到沿海城市,入市閩南是不爭的事實。然而,安溪回歸傳統茶的根本原因是由烏龍茶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決定的。
  烏龍茶屬半發酵茶,既有綠茶的清香,紅茶的醇厚,普洱的甘滑。特別是區別于我國數千個茶品種的觀音韻,是鐵觀音的精華,是安溪茶的靈魂,是使人一飲上癮欲罷不能的“精靈”,也是人與人之間溝通關系中活動櫃永遠的話題。安溪鐵觀音源于得天獨厚的自然氣候條件,優良純正的茶葉品種,精湛獨特的采制工藝,具有獨特的地域性、專一性、排它性。鐵觀音最顯著品質特征是具有天然花香和深沉喉韻。為什么有的老茶客覺得喝不到以前那種感覺呢?
  2000年以來,市場上出現了清香型茶熱銷的態勢,這與安溪茶北上爭取綠茶消費群體有直接關系。之后,“青酸”茶盛極一時,曾經一度出現了以“酸”為尺度衡量是否高檔茶的現象,與市場追捧帶酸的“清湯綠水”、盲目跟風時尚有關系。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食品品質的關注,安溪鐵觀音茶具、崇尚天然、綠色,對傳統方法生產、加工的種植業養殖業的農副產品的喜愛,如“農家禽”“野生菜”,對茶葉品質的要求也悄然產生變化,懂茶的人日益增多,開始重視茶的天然花香,口感的純厚、回甘的程度,喉韻的感覺、保健的功效,傳統鐵觀音的回歸是正本清源,歷史的必然。而長期在東南亞、日本暢銷的精制茶在國內的復興,是茶葉走向標準化、大眾化、國際化的重要標志。
  臺灣茶葉學者在中華茶文化安溪鐵觀音健康高峰論壇上指出,臺灣最大的失誤就是把臺茶全部輕發酵、清香化,最后導致料架臺灣茶市場的萎縮。90年代以來,我們引進臺灣的先進機械設備,對改進外形、提高效率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也出現盲目仿臺茶及重外形、輕內質的做法。我們茶產業如何保持自己的特色,發揮市場優勢,傳承祖先留下來的傳統工藝,在適應市場的同時引導市場,一直是茶業界探索的問題。傳統農產品的精致化、工業化,必須以保持其原有的風格品質為前提。正如國家茶葉質量檢測檢驗中心主任駱少君指出:特種茶的傳統加工技術是一種不可多得的資源,必須加以認真的保護和傳承,不可為時尚和浮躁而斷送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中。
  鐵觀音國家標準樣,分清香型和濃香型兩大類。在市場上出現的以清香型否定濃香型或以濃香型否定清香型的觀點都是錯誤的。我們要糾正的是偏離傳統工藝的如所謂“拖酸”(酸味實為餿味)等做法。濃香型是在毛茶基礎上經過一定程度的火候烘焙再加工,容易存儲且不必冷藏保鮮,在品質上口感更醇厚、耐泡,在保健上暖胃潤腸明顯,而陳香茶降火效果尤佳。
  安溪縣去年首次把濃香型鐵觀音列入茶王賽內容,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凡響。安溪第一個濃香型茶王林先生介紹,今年簽訂的國內外貨單值就比去年增幅五成,印證了當前市場上出現以傳統正味茶主流的趨勢,有利于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提高安溪鐵觀音的核心競爭力,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僅閩南人,女性最佳的養顏秘方,凡是喝鐵觀音的消費者喝的茶湯將越來越濃。

元宵節送什么禮物|元宵節送什么禮物好

    元宵節該送什么禮物哪?思前想后還是不得其解啊,送一件能讓長輩長壽、女人養顏、男人喜歡的禮物還真是一點都不難,茶葉就是不錯的一個選擇。
  飲茶有許多益處,這是眾所周知的。但料架飲茶為什么會有許多好處呢?這對一般人來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隨著科學的發展,到了19世紀初,茶業的成分才逐漸明確起來。經過現代科學的分離和鑒定,茶葉中含有機化學成分達四百五十多種,無機礦物元素達四十多種。茶葉中的有機化學成分和無機礦物元素含有許多營養成分和藥效成分。有機化學成分主要有:茶多酚類、植物堿、蛋白質、氨基活動櫃酸、維生素、果膠素、有機酸、脂多糖、糖類、酶類、色素等。而鐵觀音所含的有機化學成分,如茶多酚、兒茶素、多種氨基酸等含量,明顯高于其他茶類。無機礦物元素主要有:鉀、鈣、鎂、鈷、鐵、錳、鋁、鈉、鋅、銅、氮、磷、氟、碘、硒等。鐵觀音所含的無機礦物元素,如錳、鐵、氟、鉀、鈉等均高于其他茶類。
  茶的功效
  中國古人曾認為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病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唐朝盧仝的《七碗茶歌》也對茶做了非常形象的移動櫃描述:“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茶藥與茶療】
  茶文化與中醫藥,兩者間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而且都與神農氏這一傳說有關。
  由于茶葉有很好的醫療效用,所以唐代即有“茶藥”(見代宗大歷十四年王國題寫的“茶藥”)一詞;宋代林洪撰的《山家清供》中,也有“茶,即藥也”的論斷。可見,茶就是藥,并為藥書(古稱本草)所收載。但近代的習慣,“茶藥”一詞則僅限于方中含有茶葉的制劑。 由于茶葉有很多的功效,可以防、治內外婦兒各科的很多病癥,所以,茶不但是藥,而目是如同唐代陳藏器所強調的:“茶為萬病之藥”。
  茶不但有對多科疾病的治療效能,而目有良好的延年益壽、抗老強身的作用。

宋代抹茶怎么做|抹茶可以怎么做

    茶不同于一般的綠茶粉,更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茶葉粉碎物。抹茶與普通綠茶粉的不同點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
  1. 原料要求:抹茶對移動櫃原料的質量要求較高,要求采用氨基酸、蛋白質和葉綠素含量高的茶葉,同時要求原料中咖啡因的含量較低。在采摘之前,對鮮茶葉的采摘時間、葉片大小都有要求。抹茶的生產時間較短,只有50天左右,以4、5兩個月出產的優質鮮茶葉做原料,生產出來的抹茶的質量最好。加工抹茶所用茶葉的樹種也有講究,這種茶樹以無性系繁殖技術培育而成,保證了茶樹品種的純正性。另外,為保證鮮葉的質量,在栽種過程中,工作人員還需對茶樹進行遮陽防暑,以這種方式生產的茶葉稱為覆下茶。抹茶就是以覆下茶為原料加工而成的。
  在日本,因為用天然石磨碾磨的加工成本太高,一般不會用品質差的茶葉來生產抹茶。普通的蒸青茶,甚至簡易覆蓋的蒸青茶,用活動櫃來做綠茶粉,日本叫粉末綠茶。
  中國因為缺少石磨碾磨技術(現有的石磨已經被宇治抹茶公司專利了),一些加工廠就采用氣流粉碎機來生產綠茶粉,這2年,一些茶農也開始用比較好的茶原料來制作綠茶粉,為了給自己的產品賣一個好價錢,他們給自己的綠茶粉命名為----抹茶。
  日本“抹茶”源自宋代
  茶餅生產只是《宋代點茶復原》課題研究的一部分,另外,還復原了當時的茶具黑釉盞、宋代點茶斗茶茶藝等文化項目,由此,劉松年《攆茶圖》的情景得以重現。
  “我們很多制茶、泡茶的茶具都根據《攆茶圖》制作,宋代點茶斗茶茶藝展示中的服裝也將按圖索驥。”王建榮說。
  宋代以前,中國的茶道以料架煎茶道為主。到了宋代,中國的茶道發生了變化,點茶法成為時尚。“當時貢茶制作地在福建建安,向南宋朝廷的都城,今天的杭州進貢。”
  宋代,中國飲茶習俗達到窮極精巧的地步。上至皇帝,下至士大夫,都有關于茶飲的專著。如宋徽宗《大觀茶經》、蔡襄的《茶錄》、黃儒的《品茶要錄》、趙汝麗的《北苑別錄》、宋子安的《試茶錄》等。這些專著,為茶博復原宋代點茶提供了借鑒。
  宋代制、飲茶方法在中國漸漸沒落,卻前后傳入日本。茶博館專家樂素娜說,時至今日,日本還保持著中國宋代時期茶葉加工、品飲的特點。在日本,高級“抹茶”的制作與加工方式與我國宋代時期基本相似。
  而日本抹茶的點茶法則傳承了中國宋代的龍鳳團茶的點茶法。抹茶的“抹”和“末”相通,是上等茶粉的意思。其說法在我國南宋時期的徑山通行。日本多名僧人曾于宋時修行于徑山,因此,日本茶道至今仍稱這種茶粉為“抹茶”。

彝族隔年陳茶

    彝族集中分布于云南、四川、貴州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而云南省是全國彝族人口最多最為集中的地方,根據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料架普查統計。全省共有彝族470.56萬人。云南彝族分布十分廣泛,除瀾滄江以西地區以外,85%的縣都有彝族人口,以衰牢山、紅河流域和滇東北小涼山區較為集中。彝族是古代生活在甘青高原的(氏)氐羌部落的某些支系南下,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與西南的土著部落仲牟由后裔的“六祖”部落不斷地融合而形成的一個民族,其活動范圍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貴州三省的廣大地區。由于居住分散,受地區方言影響,彝族有許多自稱和他稱,自稱有:尼蘇潑(他稱“羅羅”、“三道紅”、“花腰”、“母基”等)、尼潑(他稱“撒尼”、“活動櫃阿哲”)、葛潑(他稱“果羅”)、諾蘇潑(他稱“黑彝”、“黑羅羅”)、阿細潑 (他稱“阿細”)等等。“蘇”、“潑”彝語意為人或族,“諾”、“聶”、“納”彝語意為黑,組合為尚黑民族或尚黑民族群之意。“羅羅”彝語意為“龍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按照廣大彝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以古代青銅禮器鼎彝的“彝”作為統一的民族名稱,不僅從字面上具有莊重、古老之意,而且也概括了絕大多數彝族自稱的一種漢字音譯。云南彝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6大方言,26種土語。北部方言的彝族多自稱為“諾蘇”,東部方言的彝族多自稱為“納蘇”、“尼蘇”等,南部方言的彝族自稱“移動櫃聶蘇”、“納蘇”者居多,西部方言的彝族自稱“臘魯”,,、“米撒”,東南部方言的彝族自稱“阿細”、“阿哲”、“阿烏”、“樸拉”、“撒尼”,中部方言的彝族自稱“羅羅”、“里潑”。彝族有自己的文字,是一種古老的表意音節文字,其中比較通用的有一千多個。彝文有象形、會意、指示、假借、引申、轉位等多種造字方法,明清稱之為“爨文”、“韙書”,近人稱之為“倮文”、“夷書”或“畢摩文”。
  今彝族支系的土族、傈僳族等少數民族,古代通稱蒲滿人。蒲滿人是最先發現和利用茶的祖先,每到茶葉大發季節,祖先們常到大森林中采摘野生茶作為祭神和祭祖的貢茶,并有經過發汗(即后發酵)的隔年茶(陳茶)能治病的傳說。茶也是彝族的主要飲料,多喜歡烤茶。
  而同樣是彝族支系的居住在阿詩瑪故鄉路南縣的撒尼人,喜歡飲用“銅壺茶”。即將泉水注入紫銅壺內燒開,加入茶葉煮5-10分鐘后飲用。

長興女人的茶俗

    浙江長興的茶俗很有名,很有趣味,但多半是與女子有關的,主要形式有:
  親家婆茶
  女兒出嫁后的第三天,父母親要往看看女兒,稱謂“看朝”。看朝時,父母親要隨身帶往一兩左右的“谷雨”前茶、半斤烘青豆、二兩橙子皮拌野芝麻,這種茶稱為“親家婆茶”。
  看朝之后,婆婆要到新娘子的外家請親家的支屬好友和長輩們到新娘子家往喝“新娘子茶”。
  新娘子茶
  打茶會
  請新娘子茶
  新娘子家的親戚、好友和客氣的老鄰居,都要在新娘子出嫁確當年請新娘子往喝茶。如系遠親,也可在一年的正月里。新娘子回外家壁貼做頭趟時補請。
  年輕的嫂嫂、年長的婆婆每年在本地村坊里,要相互請喝茶3至5次。當地人稱“打茶會”。一般,事先約好到哪家。主人在約好的那天下午,就劈好柴,洗凈茶碗和專煮茶水的茶罐,在家等候著姐妹們的到來。客人一到,主人就拿出她收躲在家中石灰缸、甏、罐的細嫩芽茶,撮上一撮放在茶碗里,并加進各色佐料,再沖進沸水,雙手一碗碗地端到客人眼前桌上。花花綠綠的茶湯,邊品茶邊拉家常。她們之中,有的拖兒帶女,有的手拉孫兒孫女,有的邊做針線邊品茶葉,談笑風生,熱鬧非凡。
  還未出閣的大姑外家里,來串門做客的小伙子特別多。因此,姑外家都要備上好茶,招待來客中的“未來女婿”。
  毛腳女婿茶
  三碗茶
  春節期間做客,女主人先給客人端上一碗甜茶(糖湯),然后送上一碗烘青豆加胡蘿卜絲的咸茶,再后泡上一碗細嫩的香綠茶。

茶與婚禮

    茶與婚禮的關系,簡單來說,就是在締婚中應用、吸收茶葉或茶葉文化作為禮儀的一部分。其實,茶葉文化的浸滲或吸收到婚禮之中,是與我國飲茶的約定成俗和以茶待客的禮儀相聯系的。
  男娶女嫁時,男方要用一定的彩禮把女子交換或買過來。
  由于婚姻事關男女的一生幸福,所以,以大多數男女的父母來說,彩禮雖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但更重視和更多的還是那些消災祐福的吉祥之物。茶在我國各族的彩禮中,有著特殊的意義。這一點,明人郎瑛在《七修類稿》中,有這樣一段說明:“種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則不復生也,故女子受聘,謂之吃茶。又聘以茶為禮者,見其從一之義。”從字面上看,好似只講茶在婚禮中的意義,與茶葉的列入締婚彩禮無關。其實,只要稍加分析,還是能夠理出茶在婚姻禮儀中的一個發展過程的。
  但是,也如《茶經》所說,我國古人只是認為茶樹“植而罕茂”,并不認為茶樹不可移植。可是,道學者們為了把“從一”思想也貫穿在婚禮之中,就把當時種茶采取直播的習慣說為“不可移植”,并在眾多的婚禮用品中,把茶葉列為必不可少的首要禮物,以致使茶獲得象征或代表整個婚禮的含義了。如今我國許多農村仍把訂婚、結婚稱為“受茶”、“吃茶”,把訂婚的定金稱為“茶金”,把彩禮稱為“茶禮”等等,即是我國舊時婚禮的遺跡。下面,列舉一些我國各族婚禮中應用茶葉的習俗。
  訂婚,也叫訂親、定親、送定、小聘、送酒和過茶等等,民間稱法很多,差不多一地一個說法。在舊時,訂婚是確定婚姻關系的一個重要儀式,只有經過這一階段,婚約才算成立。我國各地訂婚的儀式相差很大,但有一點卻是共同的,即男方都要向女家送一定的禮品,以把親事定下來。如京津和河北一帶農村,訂婚也稱“送小禮”;送的小禮中,除首飾、衣料和酒與食品之外,茶是不可少的,所以,舊時問姑娘是否訂婚?也稱是否“受茶”。送過小禮之后,過一定時間,還要送大禮(有些地方送大禮和結婚合并進行),也稱“送彩禮”。大禮送的衣料、首飾、錢財比小禮多;視家境情況,多的可到二十四抬或三十二抬。
  但大禮中,不管家境如何,茶葉、龍鳳餅、棗、花生等一些象征性禮品,也是不可缺少的。茶葉當然還帶有“從一”的含義。女方收到男家的彩禮以后,隨即也要送嫁妝和陪奩,經過這些程序以后,才算完聘。女方的嫁壁貼妝也隨家庭經濟條件而有多寡,但不管怎樣,一對茶葉罐和梳妝盒是省不掉的。
  茶葉在婚禮中作為“從一”的象征,過去主要流行于漢族中間。但是,我國多數民族,都有尚茶的習慣,所以,在婚禮中用茶為禮的風俗,也普遍流行于各個民族。如云南佤族訂婚,要送三次“都帕”(訂婚禮):第一次送“氏族酒”六瓶,不能多也不能少,另再送些茶葉、芭蕉之類,數量不限。第二次送“鄰居酒”,也是六瓶,表示鄰居已同意并可證明這樁婚事。第三次送“開門酒”,只一瓶,是專給姑娘母親放在枕邊晚上為女兒祈禱時喝的。云南西北納西族稱訂婚為“送酒”,送酒時除送一罐酒外,還要送茶二筒、糖四盒或六盒,米二升。云南白族訂婚多數和漢族一樣,禮物中少不了茶。如大理區洱海邊西山白族“送八字”的儀式中,男方送給女方的禮物中就都有茶。例如住在洱源的白族男女合過“八字”可以成婚的話,男方要向女家送“布一件,豬肉三塊(一塊帶尾),火腿一只,羊一只(宰好),茶葉二兩,銀圈一個,耳環一對和現金若干,并附‘八字貼’一張”。女方把禮物收下,婚事也就算定了下來。居住在云龍的白族訂婚的禮物為“衣料四包,茶二斤,豬肉半爿或一只腿”等。
  茶與婚禮
  至于迎親或結婚儀式中用茶的情況,有作禮物的,但主要用于新郎、新娘的“交杯茶”、“和合茶”,或向父母尊長敬獻的“謝恩茶”、“認親茶”等儀式。所以,有的地方也直接稱結婚為“吃茶”。漢族“吃茶”和訂婚的以茶為禮一樣,茶在這里都帶有“從一”的意思;但我國其他兄弟民族結婚時贈茶和獻茶,則多數只作生活中的一種禮俗。如云南大理區的白族結婚,新娘過門以后第二天,新郎、新娘早晨起來以后,先向親戚長輩敬茶、敬酒,接著是拜父母、祖宗,然后夫妻共吃團圓飯,至此再撤棚宣告婚禮結束。洱源白族結婚,一般頭天是迎親,第二天正客(正式招待客人),第三天閑客(新娘拜客);新婚夫婦向客人敬茶是在第三天。在接見時,男方還要分別向新娘及其父母、兄弟送禮。送給新娘的禮物,主要是成親當天新娘穿戴用的服飾;送給新娘父母的有布二件,其他主要是豬肉、羊肉和酒茶一類女方謝客用的食品;送給新娘弟弟的禮物為……“酒半壺,茶葉二兩,豬肉一方”。很明顯,洱源白族結婚時,茶葉不送新娘及其父母,只送給其弟弟,這種茶,在婚禮中就不具有漢族那樣的特殊含義。這一點,還可舉滇西北的普米族的婚俗為例。普米族嗜好茶葉,他們從訂婚到結婚也很繁瑣,訂婚以后要二三年才結婚。寧浪地區的普米族結婚,還殘留有古老的“搶婚”風俗。男女兩家先私下商定婚期,屆時仍叫姑娘外出勞動,男方派人偷偷接近姑娘,然后突然把姑娘“搶”了就走。邊跑邊高聲大喊:“某某人家請你們去吃茶!”女方親友聞聲便迅速追上“奪回”姑娘,然后在家再正式舉行出嫁儀式。非常清楚,這里所謂請大家“吃茶”,和漢族婚俗中所說的“吃茶”,明顯不是同一回事。再如西北的裕固族,結婚第一天,只把新娘接進專設的小帳房,由女方伴新娘同宿一夜。第二天早晨吃過酥油炒面茶,舉行新娘進大帳房儀式。新娘進入大帳房時,要先向設在正房的佛龕敬獻哈達,向婆婆敬酥油茶;進房儀式結束后,就轉入歡慶和宴飲活動。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向新郎贈送羊小腿的禮俗,實際是宴飲時由歌手唱歌助興的一種活動。儀式開始,由二位歌手,一位手舉帶一撮毛的羊小腿,一位端一碗茶,茶碗中間放一大塊酥油和四塊小酥油。茶代表大海,大塊酥油代表高山,然后說唱大家喜愛的“謠答曲戈”(裕固語“羊小腿”)。這里,在裕固族的婚儀中,茶又只代表大海的意思。

拉祜族姑娘展示傳統“秘茶”

    云南少數民族與茶有著有著密切的關系,歷史悠久。拉祜族“丁香茶”屬于藥膳茶飲之一,有拉祜族“秘茶”之譽。“丁香茶”清澈淡黃,茶藥相間、甘苦回甜,具有消食、健胃、清熱解毒的功效。
  作用功效
  暴馬丁香全身是寶,樹皮、樹干及枝條均可藥用,味苦,性微寒,具有清肺祛痰、止咳、平喘、消炎、利尿功能。主要用于治療咳嗽、痰鳴喘嗽、痰多以及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和心臟性浮腫等癥。此外,暴馬丁香的花也有一定壁貼藥效,常采集做暴馬丁香花茶,用于治療咳嗽和身體保健。
  目前,在市面上的丁香茶,主要作用就是清肺祛痰、止咳平喘。
  適宜人群  丁香茶,適合所有人飲用,尤其大氣環境狀況不好的區域,以及久咳、痰多、哮喘、吸煙者。我國目前,大氣污染嚴重區域多是工業重地,如山西大同,遼寧阜新,黑龍江雞西等地,以及空氣污染指數超過標準值的地區。

我國少數民族的茶與婚俗

    云南拉枯族人,栽茶是好手,評茶也是專家。當男方去女方家求婚時,必須帶上一包茶葉、兩只茶罐及兩套茶具。而女方家長以男方送來的"求婚茶"質量的優劣,作為了解男方勞動本領高低的主要依據。因此,茶葉質量的好壞就成為青年男、女互相愛慕的先決條件。
  在云南西雙版納的布朗族,舉行婚禮的這一天,男方派一對夫婦接親,女方則派一對夫婦送親。女方父母給女兒的嫁妝中有茶樹、竹篷、鐵鍋、紅布、公雞、母雞等。不管窮富人家,在給女兒的嫁妝中,茶樹是必不能少的。
  藏族人民把茶葉作為婚姻的珍貴禮品。藏民結婚必須熬出大量色澤紅濃的酥油茶來招待賓客,并要由新娘親自斟茶,以此象征幸福美滿、恩愛情深,這種古樸風俗一直沿襲至今。
  在湖南綏寧苗家,有一種“萬花茶”,是苗家男女青年戀愛的“媒人”。當小伙子來到姑娘家求婚時,姑娘會向他捧出一杯“萬花茶”來,若姑娘對婚事中意,小伙兒的茶杯里會有四片“花”:兩片并蒂荷花、兩片對鳴喜鵲;如果姑娘對小伙子不滿意,那杯中只有三片“花”而且都是單花獨鳥。這萬花茶中的“花”是姑娘們每年在秋收季節,用冬瓜片、橙子皮等精心雕成的。
  我國少數民族的茶與婚俗
  廣西瑤族自治縣聚居在茶山的瑤族兄弟的婚禮是“一杯清茶一堆火”,娶親的一方家里由最年長的人迎接新人,只備一杯清茶、一壁貼個燒得旺旺的火堆,婚禮就是由長者給新人奉茶并致吉祥祝辭,便告完婚。
  在貴州侗族,當男女婚姻由雙方父母決定后,如果姑娘不愿意,可以用退茶的方式退婚。具體做法是,姑娘悄悄包好一包茶葉,選擇一個適當的機會親自送到男方家中,對男方的父母說:"舅舅、舅娘,我沒有福份來服侍兩位老人家,請另找好媳婦吧!"說完,就把茶葉放在堂屋的桌子上,然后離開,這門親事就這樣給退掉了。
  在遼寧、內蒙古一帶的撒拉族,男方請媒人說親,經女方家長或姑娘同意后,雙方便擇定吉日由媒人向女方家送"訂婚茶"。訂婚茶一般是2千克,分成兩包,另外,還要加一對耳墜以及其他禮品。
  居住在蒼山腳下的白族同胞,從訂婚到結婚這段時間,他們都必須以茶代禮,而且在舉行婚禮的那天,對前來鬧洞房的人,新郎新娘都得一一敬上三道茶。第1道稱"苦茶",是將茶葉放入烤熱的砂罐中,待烤至茶葉色澤由綠轉黃,且發出焦香時,注入燒沸的開水,隨即取濃茶湯飲用,此茶雖香,味卻苦澀,"苦茶"之名由此而來;第2道是"甜茶",由核桃仁、紅糖加茶水沖泡而成;第3道叫"回味茶",茶水中加蜜糖和花椒調制而成。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寓意著生活的甘苦及主人的美好情意。三道茶獻罷,方可鬧房,否則會被人視為不受歡迎而使婚禮不歡而散

佤族民俗與喝茶種茶的傳統

    思茅地區的佤族主要分布在西盟、瀾滄和孟連,其他縣市和西雙版納有少量分布,全區1990年有人口13.7萬人。佤族人喜歡嚼檳榔、抽草煙、喝濃茶。佤族蓋新房,要舉行賀新房儀式,賀新房的由家長帶隊,領著一群老人和小孩每人帶上禮品從外面進入房內,禮品有水酒一缸、糯米飯一鍋、茶葉一包、鹽巴一塊等。
  喝濃茶是佤族的一種嗜好,沖茶方式也很特別,要先把茶葉放進小鐵鍋里炒至焦糊,再放入水煮十多分鐘,然后倒在土碗中飲用。初飲者,感到苦澀難咽,過幾分鐘,一股甜味又回蕩口舌。喝一杯濃茶,便可長時期解渴。佤族外出勞動或遠行而歸,都要煮濃茶喝。瀾滄文東佤族在訂婚進行到第三天,搶姑娘殺雞看卦的“地亞”時,未婚夫和媒人,要請上一個“招拉姆”幫忙的人,帶上一束芭蕉、一包壁貼茶葉、一包煙和一瓶酒把姑娘送回家,同時正式向姑娘的父母求婚。送訂婚禮“都帕”時,禮品中也必須送有茶葉。送結婚禮“結拉”時,禮品中也要有一斤茶葉。舉行婚禮“汝戛包”時,請來吃酒祝賀的人要送禮物,禮物中一定要有一碗米、一包茶葉、一塊鹽巴,禮物只能是單數。
  瀾滄文東芒堆佤族特別重視茶禮“結拉”,他們有喝茶種茶的傳統,在田邊地頭和寨子的水源頭都有古老茶園,芒堆人的格言說:“野茶是奶,家茶是母,”他們認為沒有“結拉”茶禮就不能結婚。佤族喪葬實行土葬,老人死后,用麻布裹尸后停放在主火塘左邊,晚上在“魔巴”帶領下,眾人圍火塘跳“布朗隆歸”舞,親友帶一瓶酒、一包茶作為喪禮。在佤族文化的各種歌謠中,常常用擬人和比喻、隱喻手法來抒發人的喜怒衰樂和悲歡離合情杯。其中,茶葉、甘蔗、檳榔、芭蕉、葫蘆、田地房屋、山川竹樹等都是歌謠比興的對象,茶葉就是常用的比喻、隱喻物種。

“點湯”與“點茶”典故

    點茶見于宋代蔡襄《茶錄》載: “茶少湯多則云腳散,湯少茶多則粥面聚。鈔茶一錢七,先注湯,調令極勻,又添天花板裝潢注入,環回去拂,湯上盞可四分則止,視其面色鮮白,著盞無水痕為絕佳。建安開試,以水痕先者為負,耐久者為勝”。曰:“茶之佳品,皆點啜之。其煎啜之者,皆常品也”。表明宋代沏茶,時尚的是點茶。
  “點湯”的其一義指的是“客辭敬湯”,據宋袁文《甕牖閑評》云:“古人客來點茶,茶罷點湯,此常禮也”。另據宋佚名《南窗紀談》說到“輕鋼架天花板客至則設湯,不知起于何時,然上至官府,下至閭里,莫之或廢……蓋客坐既久,恐其語多傷氣故其欲云,則飲之以湯。”又見宋朱或《萍洲可談》:“今世俗客至則啜茶,去則啜湯。湯取藥材甘香者屑之,或溫或涼,未有不用甘草者,石膏板此俗遍天下。”
  “點湯”的另一義則作“逐客”解。上述“點湯”原為“客辭敬湯”之禮俗,不意后來被人引用作為“文明逐客”的手段。魏泰的《愛軒筆錄》中講到宋時有一個吏部官員叫胡枚,被調到陜西興元去做知府,他因家貧路遠,無力赴任,于是去求見樞密院長官陳升之,不料陳不和通融,也不愿聽他的陳訴,“遽索湯使起”,也就是立即點湯,下逐客令了。“枚得湯,三奠于地而辭輕鋼架去”,胡枚接湯后沒有喝,而是把它潑在地下忿忿離去。“點湯”逐客在元雜劇中多有反映,如“點湯是逐客,我則索起”(《凍蘇秦》),“你休來耳邊廂叫點湯”(《龍虎風云會》)等。近人張相在《詩詞曲語辭匯釋》中對此也有解釋:“舊時主客會晤,有端茶送客之習慣,客瀕行時,主人要端茶敬客,以為禮節。其有惡客不愿與之交談者,主人亦往往端茶示意,以速其行。”由此可見,舉起茶杯也可用送客、逐客了。

閩臺婚俗|三茶天禮

    在中國,茶與婚姻有著密切聯系,早在明朝時就有"訂親茶"的記載。清代人福格在《聽雨叢談》卷八中說:"今婚輕鋼架禮行聘,以茶葉為幣,清漢之俗皆然,且非正室不用。"與茶有關的婚俗,最有趣的當推閩南和臺灣。
  閩臺婚姻禮儀總稱為"三茶天禮"。"三茶"即訂婚時的"下茶",結婚時的 "定茶",同房 合歡見面時的"合茶"。
  閩臺婚俗|三茶天禮
  在舊社會,男方隨媒婆或父母到女方石膏板家提親、 相親,女方的父母就習慣叫待字閨中的女兒端茶待客,茶杯斟滿后,依輩份次序分送到男方親客手中,由此拉開了"相親"的序幕。男方家人乘機審察姑娘的相貌、言行、 舉止,姑娘也暗將未來夫君打量一番,當男到女家"送定"(定親)時,由待嫁女端甜茶(閩臺民間叫"金棗茶"),請男方來客品嘗。喝完甜茶,男方來客就用紅紙包雙數錢幣回禮,這一禮物叫"壓茶瓶"。到了娶親這一天,男方的迎娶隊伍未到女家, 女家就要請吃輕鋼架天花板"雞蛋茶"(甜茶內置一個脫殼煮糖的雞蛋)。
  男方婚宴后,新郎、新娘在媒婆或家人的陪伴下,捧上放有蜜餞、甜冬瓜條等"茶配"的茶盤,敬請來客, 此禮叫"吃新娘茶"。來客吃完"新娘茶"要包紅包置于茶杯為回禮。
  結婚成親的第二天,新婚夫婦合捧"金棗茶"(每一小杯加兩粒蜜金棗),跪獻長輩,這就是閩南、臺灣民間著名的"拜茶",也是茶禮在婚事中的高潮。倘若遠離故鄉的親屬長輩不能前往參加婚禮,新郎家就用紅天花板裝潢紙包茶葉,連同金棗一并寄上。 在閩南、臺灣,茶樹是締結同心、至死不移的象征。據郎英的《七修類稿》和陳躍文的《天中記》載:"凡種茶樹必下子,移植則不復生,故舊聘婦必以茶為禮,義固有所取也。"

崇左民族風情采茶舞

    采茶舞在崇左主要流行于馱盧、那隆、左州等地村鎮。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欽州一個打瓦師傅到馱盧圩灶瓦村打瓦,天花板裝潢又教老百姓演唱采茶戲,也到附近的更別、屯村、更懶、伏廖村傳授。1918年,邕寧縣那陳村民間藝人賴福棧來到那隆、群黎、左州、渠茗、弄焱村教唱采茶。從此以后,外地采茶戲開始傳入崇左。經過4、5代人的傳教,流行崇左的采茶戲,其內容多以反映壯族人民勞動生產、生活、愛情為主旋律。
  采茶舞是由當地群眾組織采茶隊來排演,扮演人物有茶公、茶娘、歌伴、書生或財主等。新中國成立前,采茶隊一般沒有婦女參加,“輕鋼架天花板茶娘”由男演員裝扮。每隊的演員一般5人左右。建國后,婦女參加了采茶隊,“茶娘”不再用男演員擔任,每隊的演員也增加到20-30人,演唱場地從在一張竹單上做表演走上了大舞臺。民間采茶隊出演一般在正月初一到二月上旬,以茶恭新年、慶賀豐收、祈求太平為表演目的。采茶舞有開臺茶(恭茶)、乃茶、十送茶、老正茶、洋紅茶等10石膏板多種表演形式。
  采茶舞的服飾,男演員頭戴黑色彩繡頭圈,腰纏紅腰帶,腳穿黑布鞋,不同角色穿不同服裝,有白色對襟上衣、白長褲、藍長褲、紅背心或黑背心等,衣褲背心均鑲上各色彩線。女演員戴紅色彩頭圈,腳穿繡花鞋。有穿淡黃色壯族斜襟上衣、紅色百褶裙,也有穿紅色大襟衣,青色長褲等。采茶舞用的道具有麒麟、鳳凰、花籃、花傘、彩扇、銅錢鞭等。伴奏樂器為二胡、笛子、嗩吶為主,再伴以鑼、鼓、鈸為主的打擊樂。隨著社會發展,采茶舞由原來群眾自發組織發展到鄉鎮、縣文藝團輕鋼架體來排練演出。“六人斗金花”、“九龍擺尾”的采茶舞,在五六十年代參加自治區文藝匯演獲得優秀獎。1981年以后,經過藝人改編的采茶劇《改風水》、《綠葉扶花》、《選女婿》等節目先后參加南寧地區、自治區文藝大會演出。《綠葉扶花》還獲得南寧地區1985-1986年劇本創作三等獎。
  崇左采茶舞現在仍不斷創新,但其音樂曲調、表演動作、服裝道具均保持了原來的風格。

唐代人與中國茶文化

    按照目前公認的看法,這與佛教的傳播有關。由于茶葉具有明顯的提神醒腦的作用,最早把茶葉作為飲料的是山林寺院中的僧侶。他們在坐禪修行時,為了驅除睡意,常常飲茶提神,所以中國自古就有“茶禪一體”輕鋼架的說法。唐代是中國佛教的鼎盛時期,大多數寺院都辟有茶園,進行茶葉的人工栽培。隨著進山燒香者日益增多,加之唐代文人浪跡天涯,與寺院禪家結下了不解之緣,僧人的飲茶習慣逐漸被帶到民間。
  在唐代,當中國人的飲茶風氣剛開始形成時,飲用習慣與今天大相徑庭。首先,茶葉被制成團塊狀的茶餅,而不是今天這般的散茶。飲前必須烹煮,稱之為煎茶。今人直接用開水沖沏的習慣,是經元明兩代才石膏板形成的。其次,唐人飲茶需加鹽、姜等作料,類似于今天西方人放糖。宋人記載說:“唐人煎茶,用姜用鹽,近世有用此二物者,輒大笑。”再者,唐代重視野茶,陸羽論茶,提出“野者上,園者次”的見解。當時一些名茶,其生長條件必須是:“生爛石沃土”或“生必依巖洞”。此外,從唐代開始,人們已十分講究飲茶的用水。為此,張又新專門寫了一本《煎茶水記》,分天下之水為二十等,通常主要有三等:山泉為上,江河次之,井水為末流。這種講究,至今還流傳于一些著名產茶區,杭州便有“龍井茶、虎跑水”的說法。
  隨著飲茶習慣的養成,飲茶也從人們的日常需要升華為一種禮儀風俗,并成為詩人歌詠的對象。在唐以前,人們款待賓客主要是酒食。到唐代,以茶待客蔚然成風。文人相聚,以茶代酒甚至是一種清淡高雅的情趣。沿至宋代,這種風習更被詩意化,宋人“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生動地描述了這種情趣。茶不僅輕鋼架天花板是平民饋贈親友的禮品,也常常是皇帝恩賞群臣、犒勞將士的賜品。無論是皇宮內庭,還是豪富朱門,在絲竹歌舞之際,常以品茗助興。自中唐以來,茶又成為飲食文化中僅次于酒的吟詠對象。詩人詠酒,多有飄然欲仙或憤世嫉俗之感;唐人詠茶,多清新淡雅、寧靜致遠之作。溫庭筠贊飲茶為“疏香皓齒有余味,更覺鶴心通杳冥”;盧仝視飲茶為“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錢起吟道:“塵心洗盡興難盡”;元稹說:“洗盡古今人不倦”。唐代詩人不僅視飲茶為高雅,甚至采茶也被賦予詩意。劉禹錫回顧他在名茶產地湖州為官生涯時寫道:“何處人間似仙境,春山攜妓采茶時”。唐人出于對茶的偏愛,甚至將牙牙學語的小女孩昵稱為“小茶”。
  出于飲茶、品茶的需要,唐代出現了中國第一批有關茶葉的書籍。除上面提到的張又新的《煎茶水記》外,重要的著作有:陸羽天花板裝潢的《茶經》、《茶說》、《顧渚山記》,斐汶的《茶述》,毛文錫的《茶譜》。其中陸羽的《茶經》不僅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這批著作,既是對人們飲茶風習的總結,又推動了這種風習的普及深化,對歷代影響深遠。

云南:德昂族的茶文化

    德昂族是云南人口僅幾十萬的一個少數民族,聚居于滇西南各州縣。德昂族種茶的歷史悠久,他們男女老少對茶向來都是情有天花板裝潢獨鐘,別具深情,這種心態世代相沿,從而形成了已經滲透到社會文化和生活習俗的各個方面的一道絢麗的人文景觀--德昂族獨特的民俗文化,即“茶文化”。
  德昂族居住于山區或半山區,村村寨寨無一例外地都種茶,故隨處都可看到一片片郁郁蔥蔥的茶林。有的村寨周圍,至今還能看到幾百年樹齡的老茶樹,它們被稱為“茶王”,備受人們的珍視和保護,寨中人并以能擁有“茶王輕鋼架天花板”而感到自豪。德昂人的一生,與茶可謂結下了不解之緣:孩童時代嬉戲于茶林;青年時代談情說愛于茶林;老年時代徜徉于茶林,在夕陽陪伴下追憶一生與茶共度的時光。
  即將進入青年行列的德昂族少男少女,到時候會收到“首冒”--年輕人的頭兒,送給他們的一小包茶葉,這是邀請他們加入青年行列的“請柬”。他們如約而至后,“首冒”便為他們舉行集會,從此,他們便算長大成人,可以加入青年人的社交圈里,可以參加宗教祭祀活動了。
  德昂青年男女選擇自己的意中人,多在采茶時節,每當春茶萌發,滿山綠遍之時,青年男女們便都互相邀約,成群結隊上山去采茶,通過采茶來結識朋友、交流感情。這時候,一首首優美動聽的采茶調便不斷隨風飄起,是那樣的富于詩情畫意。這些身居茶鄉的德昂兒女,他們用甜美的歌聲贊美故鄉的山山水水,用歌聲來傾訴對未來和幸福的向往;用歌聲來傳唱世代不衰的情和愛。若某個小伙子看中某個石膏板小姑娘,就會主動靠近她幫她采茶,姑娘若有意,就會與他娓娓談心,若兩個人談得來,幾天后,小伙子就會托好友給姑娘送去一小包茶葉以“傳情”,姑娘若是收下小伙子所贈的茶葉后,他便可放心大膽地去“串姑娘”--到女方家火塘邊與姑娘談情說愛了。到兩人情投意合欲結連理時,雙方互贈一包茶葉放在自家桌上,雙方家長一看就明白自己的兒女們已私訂終身了。隨后,男方的父母就請媒人帶上兩包茶葉去女方家說親,女方父母若不同意這門親事就退回,若同意就收下茶葉。然后,就是雙方家庭協商,擇吉日完婚了!完婚前,若姑娘過去有老相好,就要送一包茶葉,表示結束過去的戀愛關系,祝福他找到一個比自己更漂亮更能干的茶葉姑娘。茶葉,就是這樣,成為德昂青年男女交往中的某輕鋼架種禮儀、某種行為規范,并成為表白愛情的一種信物。
  茶葉,還是德昂族的一種真誠友誼的傳遞和象征:每當親友臨門,德昂人都首先待之與風味獨特的烤茶;分別時,還要贈送對方一包茶葉,以示雙方友誼如同茶一般濃香,如茶樹一樣地久天長。

蒙古族訂婚禮品是茶葉

    蒙古族訂婚禮品是茶葉
  在婚禮中用茶為禮的風俗,也普遍流行于各民族。蒙古族訂婚,說親都要帶茶葉表示愛情珍貴。回族、滿哈薩克族訂婚時,男方給女方的禮品都是茶葉。回族稱定婚為“定茶”,“吃喜茶”,滿族稱“下大茶”。
  至于迎親或結婚儀式中用茶,有作淡水美食禮物時,主要用于新郎、新娘的“交杯茶”、“和合茶”,或向父母尊長敬獻的“謝恩茶”、“認親茶”等儀式。
  總之,從古到今,我國的許多地方,在締婚的每一個過程中,往往都離不開茶來作禮儀。

什么叫茶藝?

    茶藝,萌芽于唐,發揚于宋,改革于明,極盛于清,可謂有相當的歷史淵源,自成一系統。
  茶藝是包括茶葉品評技法和藝術操作手段的鑒賞以及品茗美好環境的領略等整個品茶過程的美好意境,其過程體現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統一,是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現象。它起源久遠,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與宗教結緣。茶藝包括:選茗、擇水、烹茶技術、茶具藝術、環境的選擇創造等一系列內容。茶藝背景是襯托主題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純、幽雅、質樸的氣質,增強藝術感染力。不同的風格的茶藝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選對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領會茶的滋味。
  有中國人落腳的地方,就帶去飲茶的習慣;中國人最先發現茶葉,是飲茶的古老民族。當你來到寶島臺灣,可能在一條老街中的寺廟內,看見叁叁兩兩的老者,悠閑地圍坐在一個拳頭大小而古可喜的茶壺旁,人手一杯,邊談邊飲,那就是中國傳統的老人茶。你也可能在臺北大都會繁忙的街道上,看見掛有茶字招牌的茶藝館,迎面一陣天然的茶香撲鼻而來,如果你有興致駐足品一番,還會有專人為你示范如何泡一壺簡單易學的功夫茶。
  以下信息由愛茶網收整理:
  茶藝
  是包括茶葉品評技法和藝術操作手段的鑒賞以及品茗美好環境的領略等整個品茶過程的美好意境,其過程體現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統一。
  就形式而言,茶藝包括:選茗、擇水、烹茶技術、茶具藝術、環境的選擇創造等一系列內容。品茶、先要擇,講究壺與杯的古樸雅致,或是豪華莊貴。另外,品茶還要講究人品,環境的協調,文人雅士講求清幽靜雅,達官貴族追求豪華高貴等。一般傳統的品茶,環境要求多是清風、明月、松吟、竹韻、梅開、雪淡水美食霽等種種妙趣和意境。總之,茶藝是形式和精神的完美結合,其中包含著美學觀點和人的精神寄托。傳統的茶藝,是用辯證統一的自然觀和人的自身體驗,從靈與肉的交互感受中來辨別有關問題,所以在技藝當中,即包含著我國古代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又包含了人們主觀的審美情趣和精神寄托。
  茶藝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茶葉的基本知識。學習茶藝,首先要了解和掌握茶葉的分類、主要名茶的品質特點、制作工藝,以及茶葉的鑒別、貯藏、選購等內容。這是學習茶藝的基礎。
  
  第二,茶藝的技術。是指茶藝的技巧和工藝。包括茶藝術表演的程序、動作要領、講解的內容,茶葉色、香、味、形的欣賞,茶具的欣賞與收藏等內容。這是茶藝的核心部分。
  第三,茶藝的禮儀。是指服務過程中的禮貌和禮節。包括服務過程中的儀容儀表、迎來送往、互相交流與彼此溝通的要求與技巧等內容。
  第四,茶藝的規范。茶藝要真正體現出茶人之間平等互敬的精神,因此對賓客都有規范的要求。做為客人,要以茶人的精神與品質去要求自己,投入地去品賞茶。作為服務者,也要符合待客之道,尤其是茶藝館,其服務規范是決定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五,悟道。道是指一種修行,一種生活的道路和方向,是人生的哲學,道屬于精神的內容。悟道是茶藝的一種最高境界,是通過泡茶與品茶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探尋生命的意義。
  2.茶藝背景
  廣義上是指整個茶文化背景;狹義上指的是品茶場所的布景和襯托主體事物的景物。茶藝背景是襯托主題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純、幽雅、質樸的氣質,增強藝術感染力。品茗作為一門藝術,要求品茶技藝、禮節、環境等講究協調,不同的品茶方法和環境都要有和諧的美學意境。鬧市中吟詠自斟,不顯風雅;書齋中焚香啜飲,唱些俚俗之曲更不相宜。茶藝與茶藝背景風格的統一,不同的風格的茶藝有不同的背景要求。所以在茶藝背景的選擇創造中,應根據不同的茶藝風格,設計出適合要求的背景來。
  3 如何來理解茶藝
  第一,簡單是“茶”和“藝”的有機結合。茶藝是茶人把人們日常飲茶的習慣,根據茶道規則,通過藝術加工,向飲茶人和賓客展現茶的沖、泡、飲的技巧,把日常的飲茶引向藝術化,提升了品飲的境界,賦予茶以更強的靈性和美感。
  第二,茶藝是一種生活藝術。茶藝多姿多彩,充滿生活情趣,對于豐富我們的生活,提高生活品位,是一種積極的方式。
  第三,茶藝是一種舞臺藝術。要展現茶藝的魅力,需要借助于人物、道具、舞臺、燈光、音響、字畫、花草等的密切配合及合理編排,給飲茶人以高尚、美好的享受,給表演帶來活力。
  第四,茶藝是一種人生藝術。人生如茶,在緊張繁忙之中,泡出一壺好茶,細細品味,通過品茶進入內心的修養過程,感悟苦辣酸甜的人生,使心靈得到凈化。
  第五,茶藝是一種文化。茶藝在融合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基礎上又廣泛吸收和借鑒了其它藝術形式,并擴展到文學、藝術等領域,形成了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中華茶文化。
  茶藝起源于中國,與中國文化的各個層面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高山云霧出好茶,清泉活水泡好茶,茶藝并非空洞的玄學,而是生活內涵改善的實質性體現。飲茶可以提高生活品質,擴展藝術領域。自古以來,插花、掛畫、點茶、焚香并稱四藝,尤為文人雅士所喜愛。茶藝還是高雅的休閑活動,可以使精神放松,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化解誤會和沖突,建立和諧的關系等。這些都為我們認識和理解茶藝,提出了更高、更深的要求。

中國各族人民飲茶習俗

    漢族:漢族飲茶的歷史久遠,方式多樣,一般喜歡綠茶、花茶、紅茶、烏龍茶,多數喜好清飲。他們認為只有清飲才最能體味品嘗到茶的幽雅神韻。而飲藥茶則不以“品”為目的,而是求其醫療保健功能的藥茶飲。
  布依族打油茶: 凡去過貴州布依族村寨的人, 都忘不了那清香味濃的打油茶。打油茶制作方法是將黃豆、玉米花、糯
  粑、芝麻等放在油鍋中, 用大火炒黃, 炒熟后分別放入茶碗。然后將茶葉同樣用油炒香, 配入清水、蔥姜、鹽等煮沸去渣
  , 再注入茶碗, 在客人臨行或勞動休息時, 家家都飲用這種打油茶。'
  拉祜族竹筒茶: 滇西南拉祜族喜歡以竹筒茶待客。把嫩茶炒好后裝入用當地特產甜竹制成的竹筒里, 用木杵舂緊, 放
  于火塘慢烤, 等烤干了茶葉, 就可剖開竹筒, 取出圓柱體茶葉, 以此沖泡的茶就是竹筒茶, 它既有茶的芬芳, 又有竹的清
  香, 飲之沁人心脾。
  回族八寶茶: 回族是個好客民族, 客人臨門, 就以八寶茶款待。這種茶摻有桂圓、荔枝、葡萄干、杏干等, 喝起來香
  甜可口, 回味無窮, 有滋陰潤肺、清香利喉之功效。
  彝族鹽巴茶: 彝族人民普遍飲用鹽巴茶。在特制的瓦罐中加入茶餅, 經微火烤香后沖入開水, 并在火上煨幾分鐘, 放
  入適量鹽巴, 溶后倒茶入杯, 以開水沖淡后飲用。
  云南腌茶: 云南邊界山區少數民族垂青一種腌茶。人們將采下的新鮮茶葉放入灰泥缸內, 用重蓋子壓緊, 邊放邊壓,
  直到壓滿, 經過幾個月, 就成風味獨特的腌茶。腌茶吃法較奇特, 把香料與腌茶拌和后, 不用開水沖泡, 而是放到嘴里細
  嚼, 很清香。
  白族三道茶: 云南大理白族三道茶是一種賓主交流感情的飲茶習俗。第一道茶是苦茶, 把大理砣茶放入陶罐, 用滾水
  沖泡, 味苦性涼。第二道是甜菜, 淡水美食將大理特產乳扇掰碎, 加入蜜餞、冰糖、核桃, 用沸水沖泡。第三道茶是回味茶, 將大
  理茶加入花椒、姜、芝麻、蜂蜜沖泡而成, 香甜麻辣。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 寓意“吃苦在前, 享樂在后, 友情難
  忘”。
  布朗族酸茶: 先把鮮茶置于鍋中炒制, 然后放于室內潮濕地方, 讓它發酵, 再密封于竹簡內, 入土埋一個月后, 即取
  出飲用。
  苗族蟲茶: 一般茶葉都是采摘鮮葉經過烘炒加工制成, 而苗族的蟲茶卻不一樣, 它是先用茶葉喂養大米中常見的米蛀
  蟲, 米蟲吃了茶葉后排出一粒粒黑色小蟲屎, 這就是蟲茶。飲用時先倒一杯沸水, 投入數十粒蟲茶, 茶水漸呈棕紅色, 香
  味濃郁, 類似茶葉。蟲茶是一種速溶性保健飲料, 營養價值高于普通茶葉, 具有清熱解毒、健脾胃助消化功效, 是我國傳
  統出口的特產茶。
  傣族烤茶: 云南西雙版納傣族素以烤茶待客。調制烤茶時, 把陶瓦罐放在火上烤燙, 隨即把曬干的青茶葉放入罐內,
  茶葉烤成黃色發出焦香時, 沖入開水煎熬, 待茶水拂沫時注入茶碗, 待客品■。
  蒙古族奶茶: 蒙古族人民喜歡飲用奶茶。先將青磚茶砸碎, 取一些茶葉放入能裝2 公斤水的銅壺里后濾渣, 摻入牛奶
  、鹽, 再煮沸就成待客佳品奶茶了。
  藏族酥油茶: 藏族人民把酥油茶當作生活的必需品, 他們將牦牛乳、藏莊茶、鹽或糖, 加上研細的花生米、核桃仁、
  芝麻, 放入高約1 米, 直徑5 、6 寸的特制木桶, 沖進煮沸過的熱水, 用木杵在桶中上下攪動抽打, 使之融合成為霧狀,
  溶于茶中。
  傈僳族罐罐茶: 云南西北部傈僳族接待客人要敬獻罐罐茶。制茶方法是將小瓦罐放在火塘上燒干燒熱, 然后放茶葉入
  罐燒, 掌握好火候, 不時搖動, 待茶烤出香氣后, 加入開水煮沸, 即可倒入懷中飲用。這種茶葉之香勝過泡茶, 飲后輕松
  , 易于消化, 食欲倍增。
  “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民族的歷史、文化、地理環境都不盡相同,其飲茶習俗也十分豐富多彩,各有千秋。云南傣族的竹筒香茶、納西族的鹽巴茶與“龍虎”、傈僳族的雷響茶、土家族的擂茶、布朗族的酸茶、白族的三道茶、苗族的油茶、回族的罐罐茶等等,不勝枚舉,都是很有特色的。

紫砂壺沖泡普洱茶茶藝

    紫砂壺沖泡普洱茶茶藝,按以下12項進行,其實,茶藝這東西所有的幾乎類似。
  1) 行禮
  (2) 備具
  (3) 滌具溫壺
  (4) 鑒茶:讓客人鑒賞普洱茶。
  (5) 投茶:把普洱茶置入壺中。
  (6) 潤茶:3-5秒中內把壺中茶葉清潤一次。
  (7) 養壺:清潤茶湯淋壺。
  (8) 沖茶:根據茶葉年限、檔次掌握沖泡時間。
  (9) 溫壺:沖泡普洱淡水美食茶要求壺保持較高的溫度。
  (10) 分壺:壺中茶葉先過濾與茶海中,再分別均勻地分入小杯中。
  (11) 敬茶:小杯置于茶托分送客人。
  (12) 品茶:品飲普洱茶第一口進入口中,稍停片刻,細細感受茶的醇度;第二口,滾動舌頭,體會普洱茶的潤滑和甘厚;第三口,領略普洱茶的順柔和陳韻。

解析敬茶之禮

    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禮義之邦,無論貧富,大凡家有客至,以茶待客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待客用茶應做到:茶葉質量好,沏茶水質好,茶具質地好,泡茶調制好,待客禮貌好。
  如在華北、東北,老年人來訪,宜沏上一杯濃醇芬芳的優質茉莉花茶,并選用加蓋瓷杯;如來客是南方的年輕婦女,宜沖一杯茶葉淡雅的綠茶,如龍井、毛尖、碧螺春等,并選用透明玻璃茶杯,不加杯蓋;如來訪者嗜好喝濃茶,不妨適當加大茶量,并拼以少量茶末,可做到茶湯味濃,經久耐泡,飲之過癮;淡水美食如來客喜啜烏龍茶,則用小壺小杯,選用"安溪鐵觀音"和"武夷巖茶"招待貴客;如家中只有低級粗茶或茶末,那最好用茶壺泡茶,只聞茶香,只品茶味,不見茶形。
  以上就是所謂"細茶粗吃,粗茶細吃"的道理。
  我國有"淺茶滿酒"的講究,一般倒茶或沖茶至茶具的2/3到3/4左右,如沖滿茶杯,不但燙嘴,還寓有逐客之意。泡茶水溫也要因茶而異,烏龍茶需用沸水沖泡,并用沸水預先燙杯;其他茶葉沖泡水溫為80~900C,細嫩的茶末沖泡水溫還可再低點。
  敬茶要禮貌,一定要洗凈茶具,切忌用手抓茶,茶湯上不能飄浮一層泡沫和焦黑黃綠的茶末或粗枝大葉橫于杯中,茶杯無論有無柄,端茶一定要在下面加托盤,敬茶時溫文爾雅、笑容可掬、和藹可親,雙手托盤,至客人面前,躬腰低聲說"請用茶",客人即應起立說聲"謝謝",并用雙手接過茶托。
  做客飲茶,也要慢啜細飲,邊談邊飲,并連聲贊譽茶葉鮮美和主人手藝,不能手舞足蹈,狂喝暴飲。主人陪伴客人飲茶時,在客人已喝去半杯時即添加開水,使茶湯濃度、溫度前后大略一致。飲茶中,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達到調節口味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