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7日星期一

可雅可俗的多變早茶文化

  所謂“茶樓”,其實是餐廳飯店兼營的,飯廳廚房炊具員工閑著也是閑著,開了早茶就多了條生財之道,何樂不為。酷暑與嚴寒當然不利於喝早茶的推廣,但是,更多更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在於文化理念、生活理念、消費理念以及經營理念的差異。
  茶,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的茶館是以茶攤形式出現的,在東晉元帝(西元317—322在位)時期。現在已成為中國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和一大景觀。今天,我們想來探討一下的是一大茶特色——早茶。
  早茶一種生活方式在兩廣一帶,喝早茶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休閒方式。從某種意義上說,“早茶”的實質不在於單純的果腹、吃點喝點,而是享受一種環境、一種氛圍、一種早茶時光的特定感覺。
  喝早茶的鼎盛時間一般在早上九點左右,每到這個時候,高朋滿座,人聲鼎沸,煙霧繚繞,觥籌交錯,入境者飄飄欲仙,服務者顛前跑後,盛況不亞於任何大餐晚宴。待到10點多乃至更晚些時候才漸漸進入尾聲,由此可見,除非週六日,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不是喝早茶的主流。
  老年人,兜裏略有些閒錢的老年人是喝早茶的主力軍。或晨練歸來者,或昨夜搓麻晚起者,或什麼也不是的早茶愛好者,早上第一時間的第一反應就是去茶樓。那裏有他們多年的“話療”知己,跟家人不能或不便談的話題在茶樓都可以暢所欲言,言無不盡。相知相交多年,沒有什麼客套,各點各的,各吃各的,各付各的,AA制在他們那裏奉行了幾十年,遠在白領們絮絮叨叨地討論什麼叫AA制之前。儘管茶點花樣很多,價格差異不少,他們愛吃常吃的也就那幾種,每次結賬正負誤差不超過一塊錢。他們的消費水準不高,但是,他們人多又天天來,茶樓的人場全靠他們捧,沒有他們茶樓便會冷清許多,生意就會慢慢清淡及至走下坡路,所以,他們絕對享受上賓禮遇。
  生意人是茶樓贏利的主要貢獻者。他們人群不固定,非此即彼,卻天天必有一幫人來。“無利不起早”,儘管昨天的夜生活已經疲憊不堪,為了生意需要,他們肯定一呼即應,不招都想來。他們點最貴未必最好吃的,尤其是各種利潤豐厚的燒、烤、鹵的雞、鴨、鵝之類,還有任何飯館都歡迎客人點的一大桌酒水。據一位開茶樓的朋友說,他們一桌的利潤相當於10桌以上的老年人,40多桌的茶樓天天只要有這樣的5桌就贏利頗豐了。
  週六日商人一般不來喝早茶,年輕人和小孩是填補這個空白點的生力軍,他們或隨家人或為異性朋友或為放鬆消閒而來,其消費水準介乎商人和老人之間,茶樓同樣不敢掉以輕心。
  人以群分,因茶樓檔次、風格和品味的不同,便會出現某一類人比較集中的現象,如同酒吧一樣。情調比較高雅前衛的茶樓年輕人多,茶點自然就貴。生意人則青睞傳統經典的茶樓,那裏的氛圍似乎更有利於談買賣。腰包不豐但常掏的老年人更鍾情於普通茶樓。
  喝早茶比較輕鬆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即使是請人喝早茶也算不上什麼奢侈,所以,經濟性是喝早茶的一個不可忽視的特點:個人消費不算負擔,舉家相聚不算破費,待客會友也不寒磣,場面大小自如,內容也很豐富。
  “早茶”不外乎茶水與點心,內容卻幾乎包羅萬象。拿茶水來說,有紅茶、綠茶、烏龍茶、花茶、元堡茶、普洱茶、菊花茶、玫瑰茶、鐵觀音等等,其中有的茶資相當不菲,動輒數十乃至數百元一壺,唯有清茶往往是免費的。考慮到年輕人的需要,很多茶樓早就破例提供牛奶、咖啡、可哥、可樂之類的“西式”飲料。一些茶樓背離早茶講究意境的傳統,學著“茶室”、“茶吧”搞高檔消費,這種錯誤的經營理念把喝早茶的主要群體全嚇跑了,這也是除兩廣外早茶難以成風的原因之一。
  至於“點心”就格外豐盛了:面點類有雲吞面、花色炒麵、豬腸粉、蝦仁粉、卷粉、湯粉、馬蹄糕、馬拉糕、蛋撻、叉燒包、豆沙包、蓮蓉包、椰蓉包、水晶包、小籠肉包、小籠蝦仁包、小籠蟹粉包、南瓜餅、燒賣、蔥油餅等等,還不算各種各樣花色繁多的小點心。湯粥類的有皮蛋粥、雞絲粥、牛肉粥、魚片粥(生汆)、紅豆沙、綠豆沙、芝麻糊、花生糊、海帶湯(甜品)、鴨血湯…想吃葷的有小籠排骨、小籠丸子、荷葉雞、紙包雞、醬鳳爪、醬牛肉、醬肚條、醬排骨、燒雞、燒鵝、烤豬肉、叉燒肉…有的茶樓還提供小鍋快炒的各種菜式。總之,只有正餐吃不到的,沒有茶樓不供給的。
  所謂“茶樓”,其實是餐廳飯店兼營的,飯廳廚房炊具員工閑著也是閑著,開了早茶就多了條生財之道,何樂不為。有的餐廳因為經營早茶出名,進而帶動了正餐的火爆;有的餐廳不拘形式,從早到晚都提供早茶服務,24小時都可以堂吃或外賣,送到指定的幾乎任何場合,甚至洗浴中心,讓你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可以體味到喝早茶的感覺,只要顧客滿足,只要能賺錢,不談什麼意境也罷。
  即使是在兩廣地區,也只是在其南部經濟相對發達的區域比較流行喝早茶,這並不說明只有有錢的才喝的起,或者是有了錢就一定喝得上。上海、北京、重慶、武漢、天津都是經濟相當發達的大城市,都搞過很有轟動效應的早茶經營,最終不是門庭冷落難以為繼就是紛紛倒閉,始終成不了氣候。酷暑與嚴寒當然不利於喝早茶的推廣,但是,更多更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在於文化理念、生活理念、消費理念以及經營理念的差異。
  喝早茶作為一種生活現象、習俗和方式,在兩廣地區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既已形成牢固可靠的消費群體和基礎,又有了一系列為之配套的經營理念和物流配送,所以,普通市民喜歡上得起,茶樓有利可圖開得起,始終保持著一個良性迴圈的雙贏局面,這是喝早茶得以長盛不衰的基礎。美紋膠帶適用於自動門以及大圖輸出製作更涉及到矽膠翻模還有矽膠模具的加工。兩廣以外的地區就不具備上述中的任何一個條件,非凡是經營者,起點規模不大,投入成本偏高,回收投資心切,形成茶點貴,消費高,普通人去不起,有錢人累不起,經營者開不起的格局,很快就淪陷了,這說明,喝早茶只能是一種地域性的飲食文化現象,不具備泛化克隆的基因。
  喝早茶的地域性,四大菜系的廣域性,折射出中國飲食文化的多元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