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6日星期一

茶舞:有采茶舞和茶燈兩大類

    茶舞,即以茶的生產、飲用為主題和內容的舞蹈藝術,是由茶葉生產、飲用這一主體文化派生出來的一種茶葉文化現象。
  以茶事為內容的舞蹈,可能發軔甚早,但元代和明清期間,是我國舞蹈的一個中衰階段,所以,史籍中,有關我國茶葉舞蹈的具體記載很少。現在能知的,只是流行于我國南方各省的“茶燈”或“采茶燈”。
  茶舞主要有采茶舞和茶燈兩大類,在浙、贛、皖、蘇、閩、湘、鄂、川、黔、滇等省區,茶舞都很普遍,是民間迎新春、鬧元宵的主要節目。我國有很多以茶命名的戲劇劇種,如江西采茶戲、湖北采茶戲、廣西茶燈戲、云南茶燈戲等。這些劇種都是在茶區人民創作的茶歌、茶舞、茶樂的基礎上,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們多以采茶、茶燈歌舞為表現形式,通常以兩小(小旦和小丑)或三小(小生、小旦和小丑)進行表演的。
  贛南采茶戲簡介
  贛南采茶戲是聞名的客家戲,它源于贛南一些地方的民間歌舞采茶燈。明代中后期逐步發展成為"茶燈戲"。
  贛南自古盛產名茶,安遠九龍山茶為清朝貢品。每年陽春三月,九州八府的茶商,云集于九龍,采購春茶。靚麗采茶女邊唱采茶歌,雷射雕刻歌聲此起彼伏,一唱采茶歌,歌聲此起伏,一唱眾和。茶業發展,采茶歌也不斷流傳與發展。早在明萬歷年間,《插秧采茶歌》已進入了紳吏的"大雅之堂"。據石城崖嶺《熊氏大修譜》記載:"每月夕花晨,座上常滿,酒半酣則率小奚唱《插秧采茶歌》,自擊竹附和,聲嗚嗚然,撼戶牖。時有聯唱《十二月采茶歌》。此后,始源于同為客家人大本營-閩粵贛主要組成部分之一的粵東的采茶燈傳人贛南,其與九龍茶區民間燈彩結合,演變成有簡單情節與人物歌舞動作結合的采茶小戲《姐妹摘茶》。后經改編并加入紙扇等道具,創造了《賣茶》、《板凳龍》等劇目。劇中人物演變為二量一丑,即"三角班"。繼而發展到有十三場、四十多折、十余人演出的《九龍山摘茶》等茶燈戲劇,采茶燈演變成了贛南采茶戲。這種由民間歌舞發展而成的戲種,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鮮明的地方特色,以及歡快的載歌載舞的演出形式,因此獲得迅速發展。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